
剛才,省經信委通報了全省白酒產業發展情況,宜賓和瀘州的主要負責同志對本市的情況作了介紹,七位白酒企業的領導對本企業的情況和下一步全省白酒產業發展談了自己的看法,兩位高校的教授作了發言,省發改委、環保廳、質監局的同志也都談了一些建議和意見,應該說談得非常全面,非常的好,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白酒這一個事情,不是就白酒發展白酒。比如,省發改委邵小龍副主任說了,國家在調整,想著放開是不可能的,這是國家政策。川大牛永革教授也提到了,時代已經過去了。省環保廳姜曉亭廳長也說了,檢查明年就來了,后年國家一些更嚴格的規定就要執行了。這些為我們企業如何發展指明了方向,條件不怎么寬松了,不是你想怎么樣就能怎么的。下一步,省上將適時出臺一個支持白酒產業發展的意見,那個意見是共同的。
酒是一個什么東西?為什么這么樣?大家要很清醒。酒是一種產品、食品、飲料,是一個生活的消費品,只是消費彈性很大而已,想把白酒都消除掉是不現實的,酒業不光是不光過去存在、現在存在、今后還會存在。剛才邵主任談得非常好,三十年三個情況,現在想要回到最后一個十年黃金期不太可能了。酒,日常消費離不開,它會長期存在,但是酒也不是有利而無害,為什么全世界在禁酒呢?酒,可能讓人們產生依賴??梢哉f這一百多年來的發展史也是一個對酒的管理史,在一兩百年以前社會對于酒精就有嚴格的管制,它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酒精可以產生依賴,導致眾多的社會問題,喝酒不是對身體都有好處,也有壞處。對酒的監管是政府的職能,包括賣酒、酒的交易,本來這是一個全世界流通的商品,但是每一個國家都通過高關稅等措施加強管制。我們也經歷過,八十年代一說發展經濟,就“三張牌”,一是白酒,二是辦煙廠,三是辦藥廠,到了九十年代已經成為了一個大的問題和一種發展方式,所以,在朱镕基總理的時候進行了堅決的管制。今天,倡導的是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這五大理念對酒業發展都具有指導性。如何發展白酒,就要把五大理念與白酒緊密結合起來。
現在有些觀點是就白酒而談白酒,沒有放到國際的角度來看待,所以,我們要以開放的眼光來看待白酒產業的發展?,F在,一切都要靠數據來說話,黃金期過去以后,要冷靜地思考一下。2011年,全國白酒已經達到了1025萬千升,但是“十二五”規劃2015年是960萬千升,當年已經超過了規劃目標。到了2015年,全國白酒產量達到了1312萬千升,也就是131.2萬萬升,我們國家是13.4億人,這樣算來,一人平均10升白酒,還不算其他酒。而2015年的消費只有800萬千升,產能嚴重過剩。從供給側的角度看,能力的提升在哪兒?今天中午我用手機查國際方面的資料,用中文查不到,但是有材料說我們已經是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法國是第一大葡萄酒消費國、人均42升。如果白酒按50度算,葡萄酒只有12—13度、不會超過15度,按酒精度當量計算,每個人的白酒消費和法國每個人的葡萄酒差不多。俄羅斯消費酒特別是白酒,營銷搞得非常好,它借的是什么樣的力量呢,1979年進入阿富汗,經濟制裁,但恰恰就是我們開放時期,我們沒有拿下來這樣一個國際市場份額。我們做白酒好為什么走不出去,是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你們的不一樣,為中國人造的酒,我不為你老外造酒,有一種民族的氣節。但是外國的酒進入中國,把我們的市場都擠占了,我們堅持這樣的一種觀念和思想的話,我們能對未來負責嗎?中國文化要走出去,中國的一切都要走出去。這不是你想不想的事,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別人讓不讓的事,你的產品能力行不行的事。酒不僅有文化,有品牌,也有地域,酒再好有些地方的人也不喝。今天去看的酒是在這邊生產,那邊銷售,這是多種經營、多種方式,大家要正視現在的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缺少資金、缺少政策,或者是環保上要求高的問題,還有更新觀念、解放思想和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要堅定地樹立轉型發展的理念,前面說了酒是日常消費品,彈性比較大,但是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剛性也不小,要看得到變化,口味在變化,還要看到企業的形態在變化。大家看到酒分一個高檔、中檔、低檔,高檔酒好多是公款在消費,為什么這一次出現一個斷崖式的下降,為什么有一些小酒廠怎么掃都死不了,十幾塊一斤,老百姓需要。下一步怎么發展,就必須轉型,很有可能小的還在,它有需求,一個月做不了多少,可能幾百斤就夠了,人家來旅游的可以就地消費了,再好喝做不大,再難喝人家就喝一次,作為一種文化的品嘗,我們要這些東西的分析。我省注冊的白酒企業有1300多個,規上企業就有346個,全省183個縣,平均下來一個縣六七個酒廠,這些企業怎么辦,不可能個個都成五糧液,不說五糧液了,能成為叫上名的都不容易,所以后面的轉型不僅是產品的轉型,企業的轉型也在里面。我們還要看到消費方式的轉變,現在有了電商,這些是時代性的變化。那天我在網上看到,好像是國美在網上推出一款國美酒,冠上名了,大家要看到這些新的營銷方式,堅定地走轉型組合,國際市場更不用說了,這些都是我們未來轉型的方向。我們各個方面的能力強了,一帶一路甚至全世界都在賣酒,人家的酒都賣到我們這兒來,我們的酒為什么賣不出去?所以為什么說要堅定信心轉型呢,這些地方都有空間,你不去滿足這些空間,老是守在已經在萎縮的地方,肯定是問題,你適應了這個時代的變化,轉型到這些地方來了,那我們的前途就是光明的。當然這里面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不要一遇到困難就縮回來了,要看到什么是我們的未來。
我們的產品是怎么的呢,剛才說了是研究市場,滿足市場需求,關鍵是做出來的產品,要滿足市場需求就必須得有質量,大家要牢牢樹立質量觀念,現代的產品不僅有質量,更有科技的含量,今天任何一個酒廠都不僅僅是傳統酒了。剛才有一個同志在發言中提到原產性、原始性、原味性、生態性,大家要看到現在的產品,從生產方式上講,過去在蒸餾上燒的是柴火、煤炭,今天燒柴火已經找不到了,燒煤的都要改造,都要改成燒氣,因為環保的需要,很有可能我們以后就用電了,過去的原料都是這個村,十里八鄉就湊起來了,大家現在在做原產地,這個很好。但是大家要看到,我們的白酒和葡萄酒不一樣,波爾多地區,它不搞這個不行,它從來不在外面拉葡萄來釀酒。我們現在用的釀酒很少用本地的糧食,占比很少,是在全中國找糧食,甚至從國外進糧食,所以我們的地理標志,大家搞是可以,但是大家要想到這些變化,它已經工業化了,它里面已經有科技在里面了。德國人釀啤酒,五度就是五度,二十度也可以造,你讓我們酒廠試試,這一窖和那一窖出來的都不一樣,不一樣靠什么來找平呢,靠嘴來找平,這里面的科技含量不足??!怎么來認識這樣的事,我們的度數高低是靠兌出來的,香型、口感是靠人去做的。如果我們的科技要再提高一些,環保再合格一些,首先就要想想煤怎么改氣,環保怎么排放,我們在制造產品的時候都有尾料,比如酒糟怎么成為下一個產品,養殖,飼料,總有辦法循環使用,把環境、生態的危害降到最低,要走到這條路上來的話,我們的競爭力就起來了。你有產品,有制造,整個過程靠的是科技。我們今天在這個方面科技不夠強,不是一個簡單白酒的事情,每一個環節上都有科技成份。白酒的生產是一個發酵過程,我們怎么把這個過程做得更好,這是我們的責任。抓產品,抓質量,質量是什么?是一個大環,原料、生產、產品、環保、廢物的處理,這一個環構成了我們一個白酒生產鏈。每一個環節上都有科技成份注入,那就什么不怕了,所以說,抓產品要靠科技創新。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那個時候生產能力有限?,F在生產能力無限,甚至可以說超過需求的情況下,在各種酒類都來擠占這個市場的時候,你沒有一定的營銷手段讓別人知道你的產品,你就是一個出局者。營銷是多個方面的,希望大家不要忘記互聯網。過去賣酒,就在一個地方進行錢物交換,出了問題就查到這兒來,信息也在這個地方產生。在互聯網上的銷售,信息是信息流,資金是資金流,物品到達消費者手中是物流。怎么監管?政府就要考慮這件事,怎么來保證消費者的利益、企業的利益、地方稅收的利益,互聯網上賣得挺多、挺高興,結算到人家那兒去了,你這兒就是一個白忙活,這都是一些新的問題。很多的營銷手段,大家都要思考,都要研究,研究學者要研究,經營者生產者更要研究,政府也要研究。
剛才說到了,我省規上企業有346家,還有一些可能沒有注冊也在生產的白酒小作坊,怎么統籌這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不是一件簡單粗暴的事,它也是群眾的一份生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是一個社會的需求,但是怎么讓它合理布局。一是要降低運營成本。大家今天談得很多的是資金短缺,但沒有談怎么降低運行成本,如果一個的產品再好,成本得不到一定能的控制,這個企業照樣沒有前景,銷售總額看起來很漂亮,成本如果大于你的銷售總額,這不就虧了嗎?還能活嗎?那只有把成本越來越小,你的利稅才可能越來越大,你才有今后發展的空間。所以企業加強改革,不僅是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這些事情,首先就是要加強管理,在日常當中怎么核算,怎么降低成本使自己有一個競爭力。二是要堅定不移地兼并重組、搞資本運作?,F代經濟核心是什么?是金融,做金融就是做資本,如果我們上百億、幾十億的企業在資本運營上沒有概念的話,很快就會敗下陣來。原來的自貢鹽井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是后來為什么衰退下來了,不再是一百年前像石油一樣在國民經濟里面的地位了,我去看鹽博物館,印象挺深。很重要的因素要看到兩股力量進入,一個是現代技術進來了,沿海公司的進來,把現代技術帶進來了,鹽的這個生產能力增加了;另外一個以陜西為代表的資本進來了,你到了最后光有鹽井是不行的啊,你必須要走出去。今天我們的酒業也面臨著這個問題,歷史給我們上的都是教科書,所以企業發展要抓企業管理、抓企業經營,同樣要抓企業改革。
建立學院的目的是什么,是培養人才。白酒方面我們既要有熟悉傳統做法,對酒文化有較深理解的人才,也要有懂得現代技術、懂得現代酒知識、懂得現代市場經營、懂得現代管理的人才?,F代白酒企業不能再是一個作坊,雇10幾個人,一年弄它個幾百斤酒就可以了。人才非常重要,企業要加大各個方面的研究,知己知彼,把酒業發展的規律牢牢的掌握,你只有在懂得在規律的基礎上才懂得打勝仗,不知道別人不知道自己,盲目的認為我們是老大,那我們離戰敗就不遠了。大家一定要有點胸懷,有一點現代意識,把酒都放在一個瓶子里,怎么劃分?白酒的規律和果酒的規律不一樣,雞尾酒預調的和現場做都不一樣,怎么造,怎么來經營,這里面消費群體不一樣,營銷也不一樣,制造工藝不一樣,大家要把它從一個傳統的文化概念引向一個現代知識體系。人才這一塊,大家都有共同的認識,把它做好,這樣我們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