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海、福建、安徽、湖北、重慶等地食藥監局陸續發布質檢及市場督查信息。四家酒企及不法商販在產品生產、銷售等方面未能達標或出現違法行為,再度引起行業社會對于酒業生產及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酒報君將近期酒類市場質檢監管信息匯總如下,為廣大消費者購買提供參考,也為廣大酒企敲響警鐘。
10月8日,青海省食藥監局發布抽檢信息通告稱,在于近期開展的食品監督抽查工作中,共對353批次產品進行抽檢,檢出四川綿竹綿虹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綿源紅高粱酒(規格型號為2.1L/瓶50%Vol)酒精度不合格。
9月29日,湖北省食藥監局發布抽檢信息通告,此次抽檢共涉及食用農產品及酒類共347批次樣品,涉及酒類不合格樣品2批次。為湖北房縣興祥黃酒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15日、2013年1月30日生產的神農黃·帝王醉(規格為45%voL 500mL/瓶),不合格項目為β-苯乙醇含量不達標。
9月28日,安徽省食藥監局發布抽檢信息通告稱,在于近期開展的食品監督抽查工作中,共對528批次產品進行抽檢,檢出酒類不合格樣品2批次。合肥四面八方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小窖原漿酒(生產日期為2014年12月7日、規格為450mL/瓶)及鼎泰興陳釀白酒(生產日期為2014年9月28日、規格為500mL/瓶)被檢出酒精度不達標。
9月27日,重慶市食藥監局發布通告稱,在于近期開展的食品飲料專項抽檢中,共對467批次樣品進行檢測,檢出重慶市川東酒廠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15日生產的江津老白干(規格為60%voL 500mL/瓶)氰化物超標。
在進出口質檢方面,10月8日,廈門海關截獲一批法國進口的已過保質期啤酒。在該批共4404箱(約合5.79萬瓶)的進口啤酒中海關人員發現176箱(共528升)啤酒保質期截止到2016年8月份,在貨物抵港前就已過了保質期。有關部門隨即封存了不合格產品并進行監管銷毀。海關部門人員同時提醒進口商則應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履行對境外生產商、出口商的考核職責,實時組織產品自查,減少采購損失。